從遠古時期開始,微藻就一直存在于海洋中。作為比較原始且古老的單細胞生物,其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多糖、蛋白質、脂類、胡蘿卜素及多種無機元素等高價值的營養成分和化工原料,因此長期以來都是各國科學家們爭相研究的海洋物種之一,也是新能源研究和開發的熱點方向。 近日,我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以可異養培養的富油柵藻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培養方式、過程的不斷優化,攻克了長期以來無法精確控制葡萄糖濃度這一技術 […]…
微藻培養突破關鍵瓶頸 或是未來能源新方向

從遠古時期開始,微藻就一直存在于海洋中。作為比較原始且古老的單細胞生物,其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多糖、蛋白質、脂類、胡蘿卜素及多種無機元素等高價值的營養成分和化工原料,因此長期以來都是各國科學家們爭相研究的海洋物種之一,也是新能源研究和開發的熱點方向。 近日,我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以可異養培養的富油柵藻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培養方式、過程的不斷優化,攻克了長期以來無法精確控制葡萄糖濃度這一技術 […]…
美國將開發基于藻類的生物柴油…
美國能源部投資1500萬美元微藻能源和碳減排項目…
微擬球藻:吃的是二氧化碳,擠出來的是燃料…
能源篇:800個電信基站使用燃料電池作為離網電源…
俄羅斯科研人員發現鈍頂螺旋藻可制成生物燃料,但其中雜質較多且難以辨識。為此研究者用一種特殊“熏蒸”法與質譜法結合,分辨出了這種生物燃料的所有成分,為改進這種燃料品質鋪平了道路。…
青島能源所在產油黃絲藻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該技術為建立利用黃絲藻異養發酵生產ω-7脂肪酸并聯產生物柴油工藝奠定了基礎。相關技術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和國際PCT專利,已進入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的專利權申請。…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生存在日本溫泉中的一種嗜熱細菌或許可解開高等復雜生物體早期進化的謎團,并可能成為21世紀生物燃料生產的關鍵。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雜志上。…
臺灣能源局從2006年起將臺灣產業和科技整合,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建構「碳循環再利用生物合成平臺」,將工業排碳的二氧化碳捕獲之后,用來養殖微藻或微生物,從微藻中提煉出生質燃料、高值化產品、化學品或餌飼料等產品,提供能源、民生、工業、農業使用,完成碳循環,讓微藻變身為生質金礦,開創綠能循環商機。…
藻類生物煉制還不能解決藻類商業化今天所面對的所有問題。這個行業還面臨許多關鍵問題,藻類大規模生產的效率損失問題,以及藻類培養過程中的污染問題。這些問題只能通過持續的努力研究來解決。生物煉制很可能是人類未來擺脫化石燃料的下一步計劃。 …